安同怒道:“一派胡言,刚才陛下说得清楚,此战事关陛下在草原上的威严,如果就这样撤了,只怕各部都会生出异心,现在形势并不差,邺城小败,不伤我根本,怎么就要撤军了呢?燕军不出战是因为他们没有战胜的把握,而不是有什么一举灭我的本事,现在我们驱使攻城的并不是我们的本部精锐,就算损耗,也不伤元气!”
张衮叹了口气:“我们的最大问题是粮草,本部精锐如果没有粮草供应,一样会军心生变,到了粮尽时再退兵,就很有可能为敌所趁了。当年在参合陂,燕军不也是因为粮草将尽,仓促退兵才给了我们机会吗?陛下,现在河北的卢家,崔家等都不会大量提供军粮,塞外的牛羊又一时接应不上,我们必须趁着现在还有余力的时候早作打算,来年还可以再来。这次已经把燕国的根基摧毁得差不多了,下次再来这么一次,再不行下下次再来一次,燕国必是疲战而亡!”
拓跋珪冷笑道:“按张尚书的意思,难道我们大军下次再来,这些个汉人世家,就会倒向我们了?你有这个把握吗?”
张衮的嘴角勾了勾,摇了摇头:“没有,但是卢家,崔家都是聪明人,看得清楚形势,我们回漠南,过个半年就可以重来,因为我们的牛羊没有损失,人力也没有什么损失,来去随心。可是燕国的农田给摧毁,来年没有粮食,实力只会更弱,他们这次没站在燕国一边,那下次…………”
拓跋珪冷冷地说道:“下次一样会象这样中立骑墙的。张尚书,朕有句话必须要告诉你,你是聪明人,也应该很清楚,骑墙观望的可不止河北的汉人世家,我们草原上有这个想法的部落大人,同样不在少数。你别看他们这次出兵跟随,但心里早就各有盘算,想跟着占便宜的有,想趁机壮大自己实力的有,想在中原定居不再受风沙之苦的有,想看着我们拓跋氏本部损失惨重,然后趁机取而代之的也有。你说河北汉人跟慕容氏燕国不是一条心,我们草原上同样不是铁板一块,这次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战争利益,那下次可能就不是朕要不要来河北的问题,而是如何要再次平定草原叛乱的问题了。”
张衮咬了咬牙:“这些部落都送了质子在您这里,前两年也跟着您作战得到了大大的好处,不会这么容易生变的。”
拓跋珪冷笑道:“难道卢家,崔家就没有人质在慕容宝手上?公开作乱不会,那阳奉阴违可不可以?如果真的想反,别说几个人质,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,又有什么舍不得的?张先生,你应该很清楚我们草原的人心啊,为什么在这时候,却是会说这种话呢?”
张衮叹了口气:“这次出战,我一直就是劝陛下见好就收,拿下并州,已经是大大的胜利,接下来就要消化和巩固胜利的成果,河北这里,交给仆从部落来劫掠即可,没必要这样主力出击,燕国经营河北多年,不是这么容易可以一战而灭的。”
拓跋珪沉声道:“并州一战而定,所有部落都群情激昂,连贺兰卢都主动请战,恨不得能飞过太行,一战而定北方,朕怎么可能因为你的一句建言,就逆了大家的意思?何况现在仍然是仆从部落分掠各地,我的本部人马,只是在这里监视一下各部攻城罢了。好了,张尚书,朕现在不跟你多扯这些没用的东西,你就说吧,卢家和崔家有什么人是可以联系,可以封官许愿的,这事交给你来办,至于作战的事情,朕自己掌握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