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天后,南象分宗来了劳师一人,他已是灵空境九层,准天境,其他就没有准天境了。一个月后,南象宗来了南宫望,天境四层,?世,天境二层,匋胜至,准天境,玉凤,准天境,战一弓,准天境。现在杨刚有准天境以上参战强者十人,加上他和武玄真人,一共十二人,他们分别是: 杨刚,准化神境。武玄真人,准化神境。南宫望,天境四层。南宫里向,天境二层。?世,天境二层。劳师,准天境,匋胜至,准天境。玉凤,准天境。战一弓,准天境。南宫里内,准天境。南宫里外,准天境。南宫里中,准天境。 杨刚决定南宫望,南宫里内,南宫里外,南宫里中和他一起镇守梅关,其余的全部去大西关协助武玄真人镇守大西关。这样的力量,应该足以应对武家乾朝了吧,不知武家暗势力中有没有准化神境,能与准化神境过招,检验自己晋升到笔架功九重二层的实力如何,杨刚都有点期待了。 对于灵虚兵团的使用,杨刚让副大队长南宫里向带领第一到第五小队前去大西关,第六到第十小队由他带领守在梅关。行前,杨刚对南宫里向细说了怎样使用灵虚兵团的事,让南宫里向总体按他所说的执行,具体以实际情况灵活调度。 为了进行快速联络,互通战报,杨刚特别组建了一支百人的联络骑兵,配以骏马,专门负责梅关,大西关,钦州海防三地的联络,以策协防。 后勤方面,储备于鸡笼岭的军备物资全部运抵燎寨附近的驻军营地,在燎寨建起了临时医治点,两关附近的州级医馆被征用为临时军医场地。杨刚还让总督府发布了战争临时令,一旦战事发生,全南竹都要投入到战争之中,有人出人,有钱出钱,有力出力,同心协力保护南竹。 南竹这边一切准备就绪,万事俱备,就等乾军来进攻了。 乾朝这边,武进预定的半年时间将至,据间谍探报,南竹全省备战搞得热火朝天,看来杨刚是准备长期占南竹为王了,算杨刚还有自知之明,知道据险易守之理。 这天早朝,是朝议进攻南竹,解决叛逆的事情。 兵部尚书巫正卫出班奏道:\"皇上,经过近半年的探查和准备,对南竹的进攻调度已经完成,是该对南竹动手了!\" \"臣等附议!\" 一帮武将纷纷附议道。 \"臣等附议!\" 一帮文官也出班附议。 至此,文武百官都同意对南竹用兵。 丞相陆向谋出班奏道:\"皇上,确实到了该向南竹用兵的时候,但在用兵之前,臣以为先派一使者前往南竹劝降,所谓先礼后兵,以彰显我朝之大度。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,兵不血刃收复南竹,这才是上上之策。\" \"皇上,丞相之言极是,我朝以大军压境,再派人晓以利害,杨刚一伙定然知道以南竹弹丸之地难以抗我大军。就算劝降不了杨刚一伙,也会在他们心中留下暗影,起到分化瓦解之功也未可知。此计可行啊,皇上!\"副相孔超亮也出班附和。 \"众爱卿意下如何?\" \"皇上,此计可行!\" 文武百官纷纷表示赞同。 \"谁愿为使者?\"武进扫视殿下群臣,问道。 朝堂上顿时一阵沉默,谁都知道这可是一项危险差使,一招不合,身家性命就有可能留在南竹。虽说两兵交战不斩来使,那也只是君子之言,杨刚一伙既然敢扯反旗,他们讲的是利益,可不是什么君子。 \"皇上,臣举荐原南竹刺史黄肖将军前往南竹劝降,杨刚一伙之李用兵以前是黄将军的副手,好兄弟,杨刚和杨绵风又是黄将军的同乡,黄将军前去定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\"御史大夫况先出班奏道。 况先也知道出使南竹风险极大,但他的举荐完全出于公心,并不是针对黄肖,确实是从合适性方面去考量的。况先知道,黄肖是皇亲国戚,理应出力,黄肖的份量也足以代表朝廷,黄肖还是南竹人,杨刚的同乡,黄肖是李用兵多年的上司和大哥,如此条件,出使南竹非黄肖莫属。 让况先不知道的是,黄肖和杨刚是死仇,黄肖最不想面对的就是杨刚。 很多文官见况大夫举荐了黄肖,也纷纷附议,这个黄肖凭着皇亲国戚和开国大臣的关系,鼻孔朝天,平时上朝都不鸟他们文官一眼,让他去攻打南竹正合一帮文官之意。一帮武官也都看向黄肖,看他如何推脱,你不是自诩勇猛吗,别让我们笑话。 黄肖却是低眉垂目,一副神情自若,他可不会表态,自会有人帮他圆场。 那天黄肖和黄准在黄辰离开后,就商议如何避免直面杨刚的办法,想来想去都无法可施。 \"少爷,今天黄准我心情难受,不如过两天黄准再为少爷想主意吧。\"黄准疲惫道。 \"也好,你先好好歇息,事已发生难挽回,还是多想报仇出这口恶气才实际,两天后我们再议,可不能拖太久了,不然少爷我难过,你也不好受。\"黄肖道。 \"少爷,我知道的。\" 两天后,黄准想到了办法,就是从丞相陆向谋身上入手。黄准的办法是,让黄肖提重金去拜访陆丞相,当然这个重金必须重到丞相无法拒绝,这是先从人的弱点\"抓心\",贪心是人的本性,位如丞相也会有贪欲,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。 \"抓心\"之后,再让黄肖述之以理,动之以情,强调黄肖与杨刚已到了生死血仇,你死我活,相见眼红的地步,不能化解。杨刚的武功修为又高出黄肖几个大境界,两人若是相见,黄肖就只有死路一条。 如此双管齐下,让陆向谋这个老狐狸也只好接受了黄肖的请求,答应在必要场合为黄肖避免直面杨刚说情。 这不,对于御史大夫况先的举荐,文官趁势附议,武官都看向黄肖,黄肖难以启齿之际,陆相站出来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