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过皇上说的话,好像也很有道理的样子,金子银子就是用来花的,不然和石头有什么区别。 王承恩看着还在崇祯身边,贴得紧紧的曹静照。 他心里腻歪得不行。 王承恩悄悄从后面绕过来,把曹静照挤开,自己站在了崇祯身旁的c位。 ······· 按照崇祯的吩咐,内侍们从里库里搬出来十万两黄金和一百万两白银。 此时的白银还算值钱,金银的兑换比例大概是在一比八。 只是随着西班牙的宝船将美洲的白银,源源不断地运到远东,套取茶叶丝绸。 每年都有大量的白银,涌入大明。 十年后,金银的兑换比例会更大,接近一比十三。 大明的通货膨胀越来越厉害,半两银子一担米的价格会很快拉高到,一两半银子才能买一担米的价格。 而西方国家的商人,会很快意识到东西方金银兑换比例,存在着巨大的差异,他们会疯狂输出白银,赚取差额利润。 现在趁着银子还值钱的空当,崇祯就要努力消费。 他想成立大明皇家公司,大明皇家银行,要发行银元,规范国内市场,还要带领大明商人开拓国外市场。 要实现这些,靠着手底下的,这帮动不动就想贪一点,拿一点的宦官,是不行的。 他必须寻求外援。 在崇祯看来,这个时空中,已经具备现代金融公司雏形。 在京城占据钱庄粮行生意的晋商,是潜在的优质合作伙伴。 晋商有很多家,也有很多商帮,其中自然有好有坏。 分化瓦解,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,是崇祯目前处理晋商的最优解。 旅蒙晋商,就是以范永斗为首的八大家。 这伙无君无父的奸商必须铲除。 剩下的其余晋商,完全可以留作己用。大家众人拾柴火焰高。 以后在崇祯英明的领导下,一起为改革糟糕透顶的大明财政,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。 以上就是崇祯处理晋商的方针政策,他也已经开始着手实施。 白杆兵北上,就是其中关键一环。 现在自己这个皇帝,已经有了这么多金银。 到时候摆在合作伙伴晋商面前,也免了合作伙伴担心皇帝,以权压人,空手套白狼的担忧。 毕竟老朱家在这方面是有先例的,沈万三那个冤大头,过去了两百多年还是商人中,最大的冤大头。 十万两黄金是三吨多点,一百万两白银是一百吨左右。 那现在摆在崇祯面前的,就是一百多吨的金银贵重金属。 金饼银元宝就这样,赤条条摞在养心殿的院子里,占了小半个院子,丝毫不用担心别人会偷走,更不用担心会生锈。 阳光照耀着这些金银上面,折射出世间最迷人的光彩。 金光闪闪,银光闪闪,犹如星汉灿烂若出其里。 崇祯之前就是再淡然,现在看到这么多金银实物,也是突然觉得道心不稳了。 这么大一坨啊,真的很想扑上去抱个痛快,亲个痛快。 不光是崇祯,周围所有人的眼神都变了。 那眼神是遮不住的贪婪,消不掉的喘粗气。 这些地面上的金银,还只是里库财富的一小部分,更多的金银就在那暗门里面。 许多人都想到了这里,一个个的目光都看向了暗门。 要不是有长年累月的皇权积威,压制住这些人的贪婪。 这些贪财如命的太监,恐怕要不顾死活,往暗门里闯了。 “把这些金银抬到内承运库,甲字库那里。 这些天朕的内帑那里光往外走了,也该补充一下。 魏忠贤。” “老奴在。” “做得很好,功过相抵。 这次就对你不做处罚了。 里库是你给朕送还的,还是由你的人看管着。 今后里库的秘密就不是秘密了,朕大大方方公布出来就是。 这也给外廷的人,吃颗定心丸,户部的国库再缺钱,还有朕当后盾。 当然,朕的钱也不是好花的,花起来烫手。 不要多说话,朕要的不是宝藏,而是可以不停流转,运转健康的货币体系。 下一步,朕不能让这些金银闲着,该找个合适的经理人团队,替朕钱生钱了。” ······ 里库的事情告一段落,皇庄皇店的事情,开始要迈入正式改革的实践中。 “俗话说得好,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。” 崇祯站在养心殿的御阶上,看着内廷大小宦官,帝党骨干成员,还有军机处两个大臣李邦华和倪元璐,缓缓说道。 说完他还故意停顿一下,等到所有人都低头刷刷记在纸上,他才接着说道。 “按照内廷司礼监给朕的账册来说,不算南方钟祥的安陆皇庄,中都凤阳,应天府等地的皇庄之外。 仅就北方京畿范围内,属于皇室的庄田就有五处。 大都分布在顺天,保定,河间等府。 这其中属于皇太后的三宫庄田和属于皇太子的东宫庄田,现在没有主人,自然都归朕来支配。 那原有的皇庄面积,是一万二千八百余顷,加上前几天赎买的中官庄田一万五千多顷,共计朕的手中可以支配的田庄,有两万八千多顷。 另外据厂卫报上来的数据,京师勋戚们手中还有一万八千多顷的庄田。 这些勋戚的庄田,就要从长计议了。 朕的皇庄和中官庄田改革了,没道理他们这些与国同休的勋戚庄田不改革。 他们的庄田,以后也需要由朕的内廷和军机处,给出合适的整改措施。 这一条李爱卿你记到,你的工作日志里。 等到白杆兵进京,朕就加官你为兵部尚书,专理京营戎政。 到时候一事不烦二主,勋戚的庄田问题,你也一并料理了。 你不要怕得罪人,朕会派司礼监和厂卫的人给你做帮手。 这件事情不急,你回去以后自己慢慢琢磨,想好了方案,给朕写个条陈上来。 朕看了以后,再给你提几点建设性意见。 这是一盘很大的棋,咱君臣俩慢慢下。” “臣遵旨。” 此时遵旨筹备整改京营计划的李邦华,还没有意识到,以后的他会成为京营勋戚的眼中钉肉中刺,必须杀之而后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