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南阻击战,悄无声息的就开始了,这令任何人都始料不及。包括端午在内。否则他也不会带着人去打来安县的鬼子了。 端午的用意,,然后制定出来一个任谁都能一眼看破的计划。 所以他要试试水,先打蚌埠看看,看看小鬼子到底要耍什么花样。 当然了,端午不会夜间行军,因为那太危险了。凤阳县出现了鬼子的侦查队与王通部交火,然后便撤退了。 端午认为,这些小鬼子一定还没走,他们就躲在城外。如果端午夜间行军的话,极有可能被小鬼子打伏击。而且端午很难抓到他们。 就如同端午打鬼子伏击一样,在夜里鬼子在山道上走,他们看的很清楚,但反而他们在林子里,小鬼子几乎什么都看不到,哪怕有月光也是一样。 于是小鬼子几乎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损失非常大。 所以端午绝对不会步小鬼子的后尘。 更何况,小鬼子现在在城外,他们又不敢生火,这一夜就让他们冻着去吧。 端午命令全体士兵休息,但他的独立团还没有什么,因为这种事情无论是老兵还是新兵都很清楚。正是因为要打大仗了,他们才要休息。但是王通却有些不解,他正整队准备出发,毕竟蚌埠已经被鬼子给占据了,这伙鬼子就如同一根刺一样的扎在五十一军的咽喉处。 王通认为,在这种时候就应该一鼓作气,趁着他们刚刚击溃了鬼子的气势,杀到蚌埠直接把蚌埠给夺回来。但不想这位端午特派员,在整队之后,直接让士兵找了一座祠堂,两个仓库,就准备休息了。 他十分的不解,找到端午的指挥室,询问道:“端午特派员,这救人如救火啊。蚌埠现在已经被鬼子占据了,而我们团也正是奉调前往蚌埠将蚌埠给夺回来的。咱们怎么就休息了?” 端午笑了笑,有些挠头,如果是自己的那些兵,他也懒得解释。谁不听话,骂一顿就完事了。 但是王通不同,这王通是五十一军的,而且端午还要用人家。 他手里的兵不多,想要夺回蚌埠,王通部以及川军他都是要用的。否则这个蚌埠怎么拿回来? 而至于他的部队,那是一把刀,但是这把刀不会长途奔袭回蚌埠。因为一旦端午这么做了,五十一军的113师就危险了。 现如今,113师与114师的一部都在与日军的一个联队作战。 据说是日军的第39联队。当然了,这也仅是前线传回来的猜测。猜测他们的对手是39联队。 但不管怎么说,这是两个联队在打。如果第40联队在113师的背后插上一刀,113师很难挡得住,然后就会在防线上露出一个豁口来。而日军的第26联队就会乘虚而入。 端午不能让鬼子如愿,于是便让周卫国去伏击26旅团,顺便在鬼子40联队的背后搅局。 也就是说,打仗变数很多,但是也有可能你成为这个变数的引导者。 就如同端午此时一样,他并不知道鬼子的真正意图,那么我就搅局,把整个战场搅乱,然后看看你小鬼子到底要做什么。 而且他要提防有新的敌人出现。 当然了,他也想过,就在今天夜里,蚌埠的鬼子或者其他的鬼子会不会连夜包围凤阳县,将他们围在镇子里。 的确有这种可能,不过端午觉得,与其被围在山里,或者是行军的路上,倒不如被围在镇子里。 镇子里有足够的掩体,也有足够的食物。但是到了山里就不一样了,山里没有吃的也没有水,更没有城镇中这么多的掩体。 因为可以试想一下,端午这一次行军一百五十多公里去打来安县,来回就要五天的时间,带去的吃的东西与水早就消耗光了。而此时虽然在镇子里,但想要一下子凑齐一千五百多人的行军口粮,这也根本不可能一蹴而就。 更何况,如果他们被围在山里,连御寒的地方都没有。到了夜里,气温骤降到零下十五度左右,又不能生火,他们如何过夜? 而且还有一点尤为重要,端午这一次带回来的是骑兵,他除了缴获两门小鬼子的75毫米山炮以外重火力不足。 而至于王通团,那就更要呵呵了。王通的一个团只有四门迫击炮,六门掷弹筒,这就是他的全部家当了。 所以与小鬼子在山里打阵地战,端午觉得自己恐怕要被优势炮火的鬼子虐的体无完肤。 这不符合端午的作战思想,他的作战思想是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。 鬼子死多少我管不着,但我的兵既要杀的了敌人,又要保住自己的性命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 也就是说,打仗打的是什么? 打的是消耗,而且不仅消耗的是武器装备,还有士兵的生命。 之前也曾经说过,一个士兵从入伍培养到形成战斗力,那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。包括端午的这些兵,端午花了多大的力气? 为了能让战士们的射击技术快速提升,那子弹被战士们打的都没数了。 如果不是端午的独立团缴获的比较多,绝对难以支撑如此大的消耗。 但是打出去的那是什么?那是钱! 而且每个士兵的吃喝拉撒,难道就不要钱吗?军饷不要钱吗? 所以牺牲了一个兵,那么之前的努力与花销就都变成零了。 更何况,哪个战士不是爹娘养的,谁家的儿子死了谁家不心疼? 端午也是当兵的,他知道这其中的道理。打仗勇勐,不怕牺牲这是一回事,但做无谓的牺牲,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。 端午与王通解释了一翻,王通恍然大悟,对端午的敬佩之情,简直溢于言表。他连忙告辞离去,去下令部队解甲休息。 只是不想正在这时,端午却突然想到了什么,命令王通道:“今夜枪不离身,全城戒严,不许任何一家有亮光出现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