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让清兵肆虐,你以为能吸收流民,继而自己这边力量大增,这样就能比得上李自成他们那等“巨佬”了?
当然,匪贼里未必没有明白人,包括官兵、士绅等人,聪明人肯定不少,看得出局势的绝对一只手数不过来,可——
力不如人、心思太多,不能十根筷子靠拢在一起,这局面真的是无解啊!
聚是一团屎,散是一群虫。
无救了!
吴亮从一开始制定的目标就只有一个:干掉阿巴泰。
而他一开始就没指望官兵和地主士绅们的力量。
不能指望啊。
甚至,即便是他要跟清兵干起来了,他最后还得防着这些“垃圾”们捡便宜、使绊子。
你还真别说,这些人一个个都是外斗不行内斗行!
到了现在,这已经是吴亮甚至光明会的“执念”了,一切都在对这个“计划”让路,一切都在为这个“目标”增砖加瓦。
他吴亮若是趁清兵肆虐的机会到处攻打武林门派抢人家的传承,这时候也能“富”上一波,获得更多的秘籍,积攒更多的底蕴,可他没做。
就跟一个没仇没怨的人“杠”上了。
这本就不是有仇没仇的问题,他阿巴泰攻掠这些地方,与这些人也没有什么仇恨,不照样该杀的杀,该抢的抢嘛。
狼吃羊,羊吃草,草吸收水分、阳光,这就是食物链啊。
弱肉强食,他们的道理就是这般。
你跟人家讲道理,人家跟你论拳头;
只有你拳头比过人家,才能跟人家讲道理。
其实他吴亮也只为念头通达,顺带让光明会经历血火,产生信念。
这就是光明会大目标下的一个“小目标”呀。
阿巴泰该死不该死?在光明会人的眼中,这等人必然是该死的。
该杀不该杀?当然该杀!
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呢?当然是干他了。
如今敌暗我明,清军分散力量过多,正是杀人最好的时机。
成功不成功的都是一种收获。
成功了,清军没有主将,如果不巧的话,这次入关而来的清军都有可能被灭掉,即便清军能人不少,但在主将已死的情况下,肯定不会那般猖狂,不出意外的话会撤军;
不成功,阿巴泰留下性命,分兵计划必然半道崩殂,清军不忌惮是不可能的,即便清军怒火更甚,为了发泄怒火大搞屠城屠杀之事,这其实也是止损。
同时,此事只会更加积攒民众仇恨,这个时候大清可没有一统之势,一旦被人看不下去的话,这些人被留在这里也未尝不可。
暗杀、刺杀、明杀,十换一好不,这万把清军被留下不是不可能,就算留不下,那众多的战利品亦是不可能全被拿走。
反正再坏也坏不到哪去,阿巴泰这次入关掠夺的收获堪称是——
《清史稿·列传四·诸王三》有载:“十月,授奉命大将军伐明,内大臣图尔格副之。自黄崖口入边,败明将白腾蛟等於蓟州,破河间、景州。趋兖州,擒斩明鲁王以派等。分徇莱州、登州、青州、莒州、沂州,南至海州。还略沧州、天津、三河、密云。凡克城八十八,降城六,俘三十六万,得金万二千、银二百二十万有奇。”
要知道,这些只是给上面的“大头”,他们这些大将、军官手上有多少残留的战利品呢?士兵手中又有多少未统计的战利品呢?
这些俘虏可是大大弥补了大清人口不足的弱点,说句不好听的,他们都是“奴隶”,而一个奴隶究竟能为大清这架马车贡献多少力量呢,这里可说道的东西太多了。
所以,不管怎么样,吴亮只要做了这一波,在他心中那一定是“成功”的。
你可能血赚,我一定不亏!
如果能延缓大清统一的步伐那最好不过,如果不能,让大清看到华夏儿女的反抗,积极推动汉化政策,更好地促进民族融合那也是善莫大焉。
虽然这亦是裹着蜜的毒药,再是推行汉化政策,“首崇满洲”的国策不可更改,满人高人一等,这个不可能改变,没办法,指望后世汉人出来太祖一般的人物吧
停!就此打住!